概述
2022年10月13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的環境減災二號05衛星搭乘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于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衛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1]
環境減災衛星
環境減災衛星[2],全稱中國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簡稱 HJ 星座),是中國專用於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的衛星,其中 HJ-1 系統的 A、B 星於2008年9月6日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二號丙火箭發射升空,C 星於2012年11月19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二號丙火箭發射升空。
環境減災衛星於2003年由國務院批准立項,由 HJ-1A、HJ-1B 兩顆中解析度光學小衛星和一顆合成孔徑雷達小衛星 HJ-1C 組成( HJ-1 星座),並最終形成由4顆光學小衛星和4顆合成孔徑雷達小衛星組成「4+4」星座。擁有光學、紅外、超光譜等不同探測方法,有大範圍、全天候、全天時、動態的環境和災害監測能力。
主要用於對生態環境和災害進行大範圍、全天候動態監測,及時反映生態環境和災害發生、發展過程,對生態環境和災害發展變化趨勢進行預測,對災情進行快速評估,為緊急求援、災後救助和重建工作提供科學依據,採取多顆衛星組網飛行的模式,每兩天就能實現一次全球覆蓋。同時也為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成員國提供監測數據和技術支援。
細節
環境減災二號05衛星主要用戶為應急管理部和生態環境部,衛星用於獲取中國及全球地表的合成孔徑雷達( SAR )圖像資料,提升遙感資料國產化率,為防災減災救災、環境保護業務化應用提供基礎保障,並服務于國土資源、水利、農業、林業、地震監測等行業。
該衛星採用了一種獨特的創新體制,載荷核心性能指標得到大幅提升,星上資料傳輸、圖像精度得到進一步優化。同時,星上配備的應急資料處理系統可即時生成指定區域的圖像、水域監測資料和溢油檢測資料,極大提高了防災救災和環境保護的應急資料時效性。
環境減災二號05衛星的成功發射,提升了中國災害預防、應急管理、生態環境遙感監測業務化應用能力,將進一步滿足國家在相關領域中解析度 SAR 資料持續供給的需求。
參考文章:
愛護自然,人人有責